《2、5、3 倍数的特征》听课反思《2、5、3 倍数的特征》听课反思 学校正在进行“高效绿色课堂”研讨活动,听了很多老师课,收获很多。特别是郝玉莲老师执教的《2、5、3 倍数的特征》这一课给我的触动最大。 郝老师讲课的前一天,我就回想自己去年执教这一课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学生在总结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上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在总结 3 的倍数的特征上就有难度了,于是我就决定把听课的重点放在这一环节上。 刚开始的教学设计和我设想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1、出示情境图,找数学信息 2、找 2 和 5 倍数的特征。3、探寻 3的倍数的特征。4、做练习。正在我准备回顾一下,老师是怎样突破3 的倍数的特征这一难点时,接下来的环节让我目瞪口呆,老师出示了爱迪生的头像,讲了爱迪生爱问“为什么”这一好习惯,进而问学生我们总结出了 2、3、5 倍数的特征后,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发现班里一下子宁静了下来,继而仅有几个学生慢慢地把手举起来:“为什么各位上是 0、2、4、6、8,的数就能被 2 整除?”“为什么个位上是 5 或 0 的数就能被 5 整除?”“为什么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 3 的倍数就能被 3 整除?”,问题一个接一个,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就连听课的我,也精神倍增。是啊,为什么啊?我还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大脑飞快地转着,对于 2、5 倍数的特征的“所以然”我还能想明白,但是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所以然”连我也有点不明白了。来不及思考,我把思路转回到了课堂,发现真是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课件上仅仅给了学生直观的小棒素材,对于 2、5 倍数的特征,学生就说的头头是道:“老师,反正整十,整百的数都能被 2 整除,整十整百的数 2 个 2 个的分就没有剩余,所以只看个位上的小棒数能不能被 2 整除就可以了,所以看一个数能不能被 2 整除,只看个位就可以了”同样的思路,学生解释 5 的倍数的特征,解释的也不错。但是或许是我们的孩子不太习惯这种课堂模式,或者是对于这样的课容量一时不能接受,很遗憾的是 3 的倍数的特征还没有探讨完就到了下课的时间,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这堂课对于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说是一个彻底的颠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模仿例题“依葫芦画瓢”的知其然,但不一定能够理解其中的关系。所以在灵活运用和“举一反三”等方面学生则显得手足无措。。 作为老师,不能只要求学生问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