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荥阳市第五小学 徐文冉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批画、指名读、展示读等方式,把握课文内容,关注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通过讨论沟通、对比朗读的方式,知道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知道这样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3、通过课文,走进安徒生,进一步激发阅读安徒生童话的欲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一位讨论过安徒生童话的专家说过:“安徒生的杰出在于他不能改变现实,却可以制造一个美好的世界。”今日,让我们继续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走进《卖火柴的的小女孩》这个凄美的故事。复习旧知上一节课我们进行 1-4 自然段的学习,你了解到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可怜、悲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中的文字,感受他的可怜。只好赤着脚走在大街上,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过渡:让我们一起静心默读擦火柴的部分 5-10 自然段,想想小女孩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漂亮的东西,又感受到了怎样的幸福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写一写你的感受,并读出你的体会。2.小女孩一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都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边沟通,一边不断完善这个表格。出示表格,互动沟通。擦火柴 看到的残酷的现实—痛苦(实写)渴望第一次温和的火炉只有一根烧过的火柴埂温暖第二次喷香的烤鹅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食物 第三次漂亮的圣诞树一颗星落下来,一个人要死了欢乐关爱第四次慈爱的奶奶孤独 沟通后出示第一列,第二列填空。3.小女孩曾经看到的漂亮是现实的吗那是什么(幻觉)小女孩的幻象怎么样(美好)。(美好的幻象)这种描写幻想或想象中的景象的表达方法叫做(虚写)。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奇妙的想象,所以虚写是童话故事必须要运用的表达方法。4.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来源,一天没卖掉一根火柴,都足以让她内疚和恐惧,可小女孩为什么还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又为什么会幻想到这些漂亮的东西呢我们先与同桌讨论讨论,再来沟通。5.师:我们先来沟通第一次擦火柴。师:小女孩为什么擦燃第一根火柴(因为小女孩太冷了,小手都几乎冻僵了。)谁来读读这两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小女孩怎样的心情(她是鼓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