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 14 课的课文。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从前圆明园的辉煌壮丽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加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宠爱祖国绚烂文化的感情。下面是我整理好的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一) 今日我读了一篇课文,名叫《圆明园的毁灭》。读完后,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心情也像打翻了五味瓶。侵略者不仅抢劫我们圆明园的文物,拿不走的还用火烧,我真是痛恨清政府的无能。 圆明园的设计结合了中西文化,耗时 150 多年,里面有很多奇珍异宝、历史文物可是拥有这么深厚文化的园林,却被无情的英法联军烧毁。 当我读到“大火连续烧了三天,烟云掩盖了整个北京城。”时,我的眼前仿佛消灭了一片战斗的画面,英法联军拿着先进的武器来攻打大清朝,而清政府从上到下全部人不是英勇的战斗,却逃来逃去,不敢面对战斗,只会退缩,最终让这座具有中西文化结合的圆明园被毁灭。 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渐渐强大、厉害了。科技、经济的进展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当时那几十个洋人拿着区区几只枪就可以把这么大的地方占据,让自认为刀剑厉害,不思进取的清政府傻了眼。假如可以穿越时空的话,我确定会回去,学习先进的兵器技术,用我们国家的强大的实力来让他们投降。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我下定决心,以后确定会更加努力学习,爱护我们的名胜古迹,爱护我们的文化,爱护我们的国家,做一个栋梁之才。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二)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生气和痛恨。圆明园毁灭于可恶而又卑劣的英法联军之手,然而又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致使“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毁于一旦。那些侵略者真是可恶至极!我们确定要“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圆明园是我国出名的皇家园林,占地约 350 多公顷,浓缩了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这项宏大的工程用了 150 多年的时间修建而成。但是,在 1860 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大肆破坏并且抢劫一空,放火燃烧,侵略者真是罪大恶极。大火一连烧了三天三夜,导致如今的圆明园只留下了几根残柱,与从前那样奇特,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的圆明园相比,哪还能管它叫圆明园呀! 当我读到:“为了销毁罪证,10 月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掩盖了整个北京城。”时,我的心中好像点了一把火,这使我感到无比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