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能正确的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师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育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育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计算中每一步计算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出示“聪”字,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那怎样让我们变得聪慧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字:耳(仔细听),上面两点相当于我们的眼睛(眼睛要看),口(嘴巴要说),心(用心想),课堂上只要做到这样四点,我们才能变得更加聪慧。今日课堂你们上能做到这些吗? 1、 考考你。口答: 20×2 50×3 200×4 500×2 3000×3 ( )个( )乘( ),就是( )个( ),所以( )×( )=( ) 12×2 41×1 21×3 33×3 口算( )×( )时,把( )拆成( )和( ),先算( )×( )=( ) ,再算( )×( )=( ),最后算( )+( )=( )。 【设计意图】:分析“聪”字的各部分,激发学生兴趣,旧知的复习为本节课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 探究体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例 1 情境,学生收集数学信息。 (乐乐、点点和糖糖要参加绘画竞赛,每人有 12 枝彩笔(用放大镜放大))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场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大镜的使用让学生数一数每盒彩笔的数量。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谁来分析题。(只列式不计算) 问:为什么用乘法算?(3 个 12) 所以:12×3 2、 寻找计算方法。 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 1:12+12+12 生 2:12 拆成 10和 2,先算 10×3=30,再算 2×3=6,最后算 30+6=36 生 3:列竖式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请同学们快速的用小棒摆一摆来计算 12×3。 学生汇报沟通 可能出现的方法: (1)、加法竖式。 (2)、摆学具。 (3)、数的分解组成方法:2×3=6、10×3=30、6+30=36(强调先算与后算)追问:2×3=6 怎么来的?1 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