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各个时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1 脑血管意外患者各个时期的康复治疗 前言: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来康复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尽管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但仍有很大的恢复潜力。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指导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介绍脑血管意外后,各个时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一、初期或软瘫期 初期或软瘫期是处于 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1-2级。软瘫期是指患者处于脑血管意外发病后早期(最早 1周内,平均 2周左右),患者经临床抢救脱离了危险,病情已趋稳定,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进行早期的临床康复治疗。这时患侧肌力和肌张力均低下,有时出现轻度高张力,该期的治疗目标为:1、改善呼吸、吞咽、进食以及提高身体感知能力;2、改善对躯干和近端关节的控制能力;3、保持肩胛、肘、腕、手和髋、膝、踝的活动;4、尽快提高肌张力和平衡肌张力;5、改善功能活动能力。治疗的原则是利用躯干肌的主动性活动,通过联合反射、共同运动、姿势反射等手段,诱发软弱无力的瘫痪肌群收缩,要防止各种并发症和二次损伤的产生。 (一)、注意维持床上正确体位 脑血管意外各个时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2 对于偏瘫患者的床上正确体位主要是为了预防以后可能出现的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即采取对抗痉挛的体位,要求患侧上肢处于伸展位(即肩伸展、关节屈曲、外展,肘、腕、手指诸关节均伸展),下肢为屈曲位(髋、膝于屈曲位,踝关节于中立位,防止髋内、外旋),可用软枕帮助置放,无论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均注意。宜鼓励患者取患侧卧位,可加强患侧的感觉刺激,同时有利于健侧肢体的活动。此外,还要注意定时翻身。 (二)、按摩和被动活动 进行从远端至近端的按摩,尤其要注意对患侧手、肩及下肢的按摩,这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压疮和静脉炎。如为了促进功能恢复,则按摩宜从近端至远端,以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在按摩后可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上肢主要注意掌指关节和肩关节,下肢宜注意踝关节。在作髋关节和肘关节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幅度不宜过大,并注意手法柔和,以免发生骨化性肌炎。患者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自我按摩效果更好。 (三)、神经促进技术的应用 主要采用兴奋性的促进手法提高肌张力,促进软弱无力的肌群收缩,下面以右上肢伸肌无力为例,说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