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 、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学产生的直接要源和关键因素 2 、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韦伯 三、社会学的发展: 1 、社会学发展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 *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1 )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 )开创了人文社区位学研究的先河;(3 )创建符号互动论。 2 、战后欧洲社会学特点:(1 )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2 )研究领域多样化;(3 )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4 )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3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 )传入时期(1 8 9 1 —1 9 1 1 )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成长时期(2 )(1 9 1 2 —1 9 2 7 )在中国初步实现制度化;陈达、于天休(3 )建设时期(1 9 2 8 —1 9 5 2 )许仕廉、张鸿钧清河镇试验区调查、费孝通江村调查、毛泽东农村阶级状况调查恢复重建时期(4 )(1 9 7 9 —)费孝通、田汝康、雷洁琼等 四、社会学本土化: 1 、社会学本土化的概念:是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2 、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与发展:许仕廉明确提出建设“本国社会学”;吴文藻认为社区研究最适合中国国情,也是社会学中国化重要步骤;晏阳初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潘光旦“位育”理论、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 3 、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做法:(1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应当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 )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 )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相结合;(4 )采取积极的态度,借鉴国外和中国过去的优秀成果,进行创新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5 )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知识点: 1 、被称为“政治管术家”的是:格劳恩特;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是:斯宾塞 2 、孔德的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孔德认为,社会学是科学之“王后” 3 、在斯宾塞的著作中,被严复译成中文:《社会学研究》 4 、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原理的是:斯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