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伞可以做什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多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意思并能大方的表演。 3、鼓舞幼儿依据儿歌的模式创编歌词。 4、关怀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洁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预备: 1、儿歌《伞可以做什么?》 2、各种漂亮伞的图片。 3、蚂蚁、小鸟、长颈鹿的图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各种各样的伞,启发幼儿思索:伞可以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遮雨。 2、出太阳的时候遮阳。 3、还可以用伞柄弯钩取物品等。 二、请幼儿想象伞的特别作用。展现蚂蚁、小鸟、长颈鹿的图片,让幼儿想一想:假如蚂蚁、小鸟、长颈鹿有一把遮阳的伞,它们会把伞当做什么呢?鼓舞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地表达。 三、小伴侣们,老师把你们想象出来的结果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把你觉得好玩的地方告知我好吗? 四、当幼儿熟识儿歌的内容时,可以尝试将从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原有的词句,尝试仿编儿歌。如:伞可以做什么?钩东西;伞可以做什么?当鸟巢;伞可以做什么?关怀蚂蚁过小河教学反思:1. 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2. 全班幼儿基本能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了解了伞的作用。完成了教学目标。3. 幼儿的参加面较广,但课堂气氛不太活跃。4. 在仿编儿歌时,幼儿遇到了肯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将注意孩子语言表述,还有语感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