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2、是啊,分别是伤感的,可是伟大诗人王维为了去京城学习,考取功名,17 岁就离开了家乡,告辞了亲人。他在京城非常思念自己的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 3、齐读课题。 二、理解题意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或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 (1)理解“九月九日” (2)理解“忆” (3)理解“山东” 2、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过渡:是啊,作者在重阳节这天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那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感受王维的思念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 2、这首诗感情真切,是抒发思乡之情的千古名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学习全诗。听清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能给生字找个朋友。 (2)想一想,从哪些诗句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念之情。 3、沟通 (1)出示生字(指名带读、齐读) (2)指名给生字找朋友。齐读 (3)生字躲在了诗句中,你们还会读吗?齐读古诗。 四、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你觉得哪句诗可以体会到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指多名学生读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大家都说这句可以看出王维的思乡之情,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桌讨论一下。 (2)指名说。 (3) 这里的佳节指的是——-那么,同学们,除了重阳节可以称为佳节,还有哪些节日可以称为佳节呢?那不是佳节的时候,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倍”是什么意思? (4)是啊,每当遇到美好节日的时候,诗人就更加思念亲人,可见诗人平常也————, (5) 谁能把这种浓厚的思念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呢? (6) 诗人为什么会平常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独、异。)释:独,异客。这句话是说。(句意让学生说。) (7)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怎么不思念自己的亲人呢?(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过渡:(填空:因为诗人—— ,所以诗人平常—— 每逢佳节就—— :看到长安菊花开,他会想到—— 的菊花盛开的样子;看到长安的亲人团聚,他会想到(谁干什么);看到长安的人们重阳登高,他会想到(谁干什么)。) 2、教学三、四行 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同桌讨论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2) 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