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构建可持续绿化工作机制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 构建可持续绿化工作机制 绿化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长期基础性工程。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进展,我镇委员活动组通过调研、座谈、走访,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绿化造林水平作浅显的探究和思考,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全市绿化造林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市高水平实施了枣林湾全域绿化、宁通高速绿化提升、沪陕高速和 333 省道绿化带以及 353 绿化景观带建设、村庄绿化工程等。2024 年底,全市林木覆盖率达%,超全省林木覆盖率个百分点。先后创建标准化示范村 2 个、森林生态示范村 3 个、绿化示范村 137 个、绿化合格村 145 个、星级庄台 110 个。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市”、“江苏省绿化造林成效显著县(市)”、“江苏省村庄绿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等称号。几年来,绿化美化最直接的效果是:城镇变“美”了。通过推动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城镇主干道呈现出一道道色彩斑斓、亮丽养眼的风景线;通过推动园林城市建设、“翡翠项链”计划、公园体系建设等工程,提升了城镇建设品位。乡村变“绿”了。2024-2024 年,实施乡村道路绿化提升三年行动,对全市 1200 公里 467 条县、乡、村级道路进行绿化提升,开展成片林建设、增建乡村休闲小公园、小游园,村内见缝插绿。新增成片造林万亩,乡村森林绿量大幅增加。空气质量变“优”了。由于全市域推动绿化造林工作,改善了植被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了空气质量。 二、全市绿化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市绿化造林成绩有目共睹、毋容置疑,但也存在值得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绿化理念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我市对绿化造林工作的认识,从最初“栽树永远没错”到“栽什么样的树、如何栽好树”,从“追求泛绿化”到“打造精品化”,从“数字考核”到“现场考核”,折射出我市对科学绿化造林的系统性思考和探究。但在绿化造林实际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将目标和考核要求落实到位,存在视觉效果代替质量现象。如在“精准”打造上,对树种的搭配,乔木、灌木、绿地占比等方面没有明确要求,造成绿化单一、色彩单调、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绿化效应上,重短期视觉效果,存在绿化过度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在尊崇自然、师法自然上,未能体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缺少地方特色,甚至有照搬城市绿化模式打造村庄绿化现象,千村一面,绿化景观不自然、不协调等问题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