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doc23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doc23_第1页
1/21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doc23_第2页
2/21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doc23_第3页
3/21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解决中国的国营企业问题尚需要深化触动微观机制的最本质的问题,即企业的控制问题。体制改革不是万能的,要紧的是微观机制的改造。我国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根本前提。只在宏观经济范围提控制还不够,也不能在微观经济中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其实,变革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无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兴旺国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上的讨论已日渐成熟。三大目标和五大组成局部构造了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帮助人们更全面和更深刻地理解内控及其控制对象,使企业能够以内控为有力武器,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评审五方面开展工作,为实现各项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遵从性目标而自觉奋斗。 国际先进内控理论和实践的开展启示我们:要正确理解内控与管理的关系、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和内控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我们要呼唤企业的控制意识,理直气壮地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实践,人们逾来逾感到强化管理的重要,也在积极探究如何才能加强管理。内部控制的概念被国际同仁所强调,引起了中国金融界,特别是银行界的关注。自从 1997 年人民银行发出“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那么〞以来,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普遍开展了整章建制的工作。这一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但是新形势下的内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项工作又常被误解为仅仅是金融机构的事,生产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乏认识。其实,所有制及其组织结构并不是现代企业最本质的东西,最本质的是企业内部的控制文化和控制机制,中国国营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强化其内部控制。在这方面兴旺国家已经讨论和制造出了一套比拟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中国企业界的迫切任务是运用先进的内控理论和方法,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本文通过对局部国际先进内控理论和原那么的分析,说明内控的内涵及其与管理和内部审计〔稽核〕的关系,分析内控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以便促使经营管理者加强有效控制。一、转变观念 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是我国企业界进行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机构向商业化金融机构演变的根本前提。 1.体制改革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近二十年来,举国上下议论最多的话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doc2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