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应急预案一、预防措施 1、成立学校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建立校园安全预防网络。 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法律规范教育,提高教职工体育运动风险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 3、学院学工处、团委、各系等相关部门应当利用开学教育、校园网络、QQ 群、微信群等渠道开展体育安全宣传教育,并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要求,在班级各种教育活动普及体育安全知识,宣讲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要求和措施,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理解体育运动风险防范。4、体育老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应当仔细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中,应当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实行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5、学院及各系组织开展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竞赛,应当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设置相应安全设施及标识;设置现场急救点,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值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二、校园体育运动意外损害事件损害等级程度和处理程序 (一)损害事件等级程度的判定: 1.一般损害事件:轻微的碰擦等导致的皮外伤等。 2.伤情较重事件:个别学生伴有骨折可能或者出血较多的事件。 3.重大安全事件:受伤人员较多或者危及生命的事件。 (二)接警与报告程序: 1.事件发生后,首遇教职工必须在第一时间立即实行紧急措施,防止受伤学生受到进一步损害;保护好学生,同时将事件发生情况及时报告给第一责任人或者相关职能部门。 2.第一责任人或者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损害事件等级,及时决定如何进行现场处理。 (1)一般损害事件处理程序: 首遇教职工立即报告班主任,并由校医院进行处理或者直接送医院,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报告分管校长或校长。 (2)伤情较重和重大安全事件处理程序: 第一步:首遇教职工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当天值日行政领导。并视情况紧急程度可直接拨打 120,或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直接护送当事人到医院寻求救治,必要时寻求警力支持。在无力救助时,保护现场,不轻易搬动伤者。 第二步:值日行政领导应在第一时间与首遇教职工汇合,指导救治工作。若情况严重,通知班主任赶赴医院(现场),同时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在送诊途中,与家长取得联系,征询家长意见,到家长指定的医院就诊。情况危险时,直接与医院联系,要求开通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间。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