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观看《埋伏》心得有感 电视剧《埋伏》是一部讲述隐蔽战线斗争的经典爱国主义电视剧,故事中余则成、翠平、左兰等特别年代中的地下工作者,为了追求的初心和信仰,为了恪守的使命和忠诚,在最危险的地方和国民党反动派做着斗争,默默地为革命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生。13 年后,再次重温这部经典,依旧令人热血沸腾和充满感动。电视结尾处婉秋所做的那首小诗《阳光大道》,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走要走大道,大道上阳光好,秧歌伴着锣鼓跳,青春扮做旭日早; 走要走大道,大道上爱情好,匆匆的过客快忘掉,叛逆的心向着北风跑; 走要走大道,大道上风景好,雄壮的兵马闪光的刀,崭新的山河翘望着拂晓。 回想如今,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阔人民群众不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征程。胜利的背后正是有一批又一批像余则成这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英雄,才撑起了我们泱泱华夏的脊梁。他们不低头、不屈服、坚守信仰,纵使身处最黑暗的地方,依旧能看到无限光明,依旧能满怀斗志地去拼搏、去战斗! “为人民服务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心里”——读懂“埋伏”背后的精神密码,当读懂“信仰”的力量。理想信念是灯塔、是方向,是我们干事创业不竭的动力源泉。剧中,余则成看到翠平在练字,写“为人民服务”,马上把她用来描字的字攥成一团,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这几个字很有意义!记住,为人民服务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写在心里的”!这是他作为中国人在风云诡谲的历史中始终不忘祖国的“信仰”。这种爱国情怀的“信仰”,是无数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也是无数共产党人为之坚守一辈子的目标。在他的身上,有一种极为稀少的殉道者气质,可以不顾个人安危、单枪匹马刺杀叛徒,也可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谋国”不“谋身”,这种对信仰的坚贞值得敬佩。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孙中山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埋伏》中的原型人物吴石、《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原型人物李白、《谍战深海之惊蛰》中的陈山……他们都是为了心中的爱国信仰默默坚守、抗争到底的无名英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将爱国信仰坚守到底,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农夫呼叫深海,请记录回家的方式”——读懂“埋伏”背后的精神密码,当读懂“担当”的力量。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