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伟大成就杨凤城观后感 2024 范文锦集五篇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党的伟大成就杨凤城观后感 2024 范文锦集 1 百年的风霜与努力造就了如今的幸福生活。观看了今日的党课之后我才能深刻了解到党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遥想百年以前,一群有着伟大理想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心中有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于水深火热之中挽救中国。最终,他们成功了,我们得到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奋斗取得了西方大国 200 多年进展成果,位列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大家庭的话语权越发重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回首 100 年,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 因此我们当担起先辈的责任,继承他们的意志,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努力下去。 党的伟大成就杨凤城观后感 2024 范文锦集 2 2024 年 10 月 31 日(星期日)晚 8 点,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党课《党的伟大成就》电视节目。党课由杨教授主讲。 杨教授通过思想理论阐释、形势政策解读、党史故事分享、学习感悟沟通等方式,让党课在宣讲中达到入脑入心效果,让听讲人深深地感到,党的初心淬炼升腾! 例如,杨凤城教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问题时,本人通过听讲,提高了思想认识,受益匪浅。 此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思想体系,完全没有互相学习、吸取和结合的可能。但杨凤城教授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儒学,确实是两种不同的体系,有着不同的特质、不同的思想体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互不相干,没有互鉴互学的需要和可能。相反,正因其相异而互补,二者的互鉴互学更显重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有其相通相契之处。诸如中华文化追求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道家的“辩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