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管理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老师教学过程标准化的根本要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活动、学期考核等方面的内容。一、课程的任务及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 :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根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开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具有猎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根底。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是综合实践课程的组成局部;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也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是以综合实践的专题活动驱动的,学生不仅要跟着老师的示范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而且还要将所学的技术实际应用于综合实践的专题活动中,制作出电子作品。只有以这种“在做中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才能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 (1)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育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开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 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远距离通讯猎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开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 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及其对社会开展的影响。2.了解计算机的根本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信息收集、传输、处理的根本方法,培育学生创新、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二、教学方案制定 要求制订学期教学方案、各章教学方案,方案中应该有本学期所要到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信息素养方面培育目标以及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所应该采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恰当地组织和调整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包括:(1)本学期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应该到达的目标;(2)本学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3)不同层次的学生本学期应该学会的操作技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