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涉农街道振兴进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涉农街道振兴进展的调研报告 祝家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姚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推断,并立足新时代指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通过多年在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及深化各社区进行深化调研,对乡村振兴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振兴进展途径进行分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层振兴进展存在的问题 1.基层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弱。 农村“两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进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基层党员老弱病残严重,组织生活有名无实,“三农”带头人数量及能力不足,村内年轻党员占比少,大专以上高学历者仍旧缺乏,乡村带头人在致富经验、能力等方面依旧缺乏。 目前村干部收入较低,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同时缺乏激励机制,年轻人普遍不同意留在村里做村干部,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村“两委”班子有异地工作现象,更加重了班子其他成员工作量,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运转不畅,制约着乡村振兴进展。 2.基础设施不完善,村集体经济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进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虽然各建设部门往村里落项目,但因为缺乏后期维护、监管,村集体缺乏维护资金,未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各社区村集体经济薄弱,就祝家街道来看,仅有 4 个社区有集体经济组织,但实际未运行,壮大村集体经济缺乏行之有效的招法,约束乡村振兴进展。 3.基层自治效力缺乏。 在基层治理中,农村村民自治是社会基层运行的基本方式和依托。乡村自治水平不仅由村民委员会管理好坏决定,更与广阔村民是否有效参加村民自治息息相关。当前,基层治理的症结在于村民对自治认识不足,参加不够,名为“自治”,实则“他治”、“无治”,除了选举、必要事项需履行“自治”程序外,其他村里进展及利益事项均由村干部“代言”,对于村干部处理的村内事情,群众在不知情、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很容易在干群关系上产生矛盾。为了让村民参加到自治中来,不仅要知道自治是什么,要干什么,更要有更多的途径引导村民怎样参加自治。今年,祝家街道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了评理说事工作,为村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