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长效增收XX县区地处秦岭以南、大巴山北麓,辖17个乡镇,188个行政村,4.4万户17万余人,其中农业户4.04万户15.1万人,耕地面积23.2万亩,玉米薯类是本县主要农作物,魔芋、畜牧是全县两大支柱产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大力扶持,规范管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2008年全县农业总收入6.4亿元,其中畜牧收入2.8亿元,魔芋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8元。一、基本特点1、发展速度快。XX县区农民专业协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近几年合作社发展明显加快。2008年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7家。现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1家,比上年增加34家;社员总数3500多人,带动农户近万多户,联结基地面积20多万亩。2、覆盖范围广。XX县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领域从最先的魔芋、畜牧两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和服务,发展到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加工、运销等多个方面;服务范围已由生产环节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诸多领域;从开始仅提供一项或几项服务发展到实行产加销综合服务。3、组建形式多。XX县区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坚持多类型,多样化发展。有的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如岚皋魔芋专业合作社,依托明珠魔芋有限公司带动20余个魔芋专业合作社;有的是农村能人或大户领办型,如吴显东领办的滔河友谊农产品加工合作社,侯久顺外办的茶叶顺风生产合作社;有的是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型,如城关镇四坪村蔬菜生产合作社;有的是跨村合作或联合办社型,如蔺河的魔芋生产合作社,由蔺河乡全乡所有种植魔芋大户联合创办的。第1页共4页4、规范程度高。目前,岚皋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全部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都经过主管部门确认备案。在县经管部门的指导下,各专业合作社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章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二、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为将合作社示XX县区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XX县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成立了“XX县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意见”,确定了发展目标。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其中建设扶持资金35万元,解决工作经费10万元,奖励资金5万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于运作规范、成效显著的秦巴养鸡合作社等15个合作社进行了表彰奖励。2、坚持部门协作,项目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运行涉及到较多的职能部门。我县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有序开展,确保合作社注册、运行的及时、顺利。水利、电力、税收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优惠、优先支持合作社,县扶贫办将“扶贫互助资金”与合作社建设项目相结合,以壮大合作社的经济实力,促进主导产业发展。3、实行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各合作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农民承包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则。二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原则,各业务单位、技术部门可参与引导合作社组建,但不允许超过社员总数20%,且股份只能是平均数,不能出现大股份,不能进入理事会,更不能担任合作社法人。三是入社社员实行自愿、自由、民主、公平原则。对社员入社采取宣传讲解加引导,决不搞强行,硬性入社,在管理上实行社员票决制和帐务公开,民主决策,社员实现风险共但,利益共享,共同发展。4、抓典型树样板。县指导服务中心有计划分步骤,根据专业选择社员多、对产业发展促进力强、效益显著、有活动场所、有实体经济的合作社进行强化指导,使之成为优质示范合作社,以带动合作社发展,带领更多的农民入社增收。第2页共4页5、深入开展宣传培训。通过有线电视等媒体及各种培训会、现场会等方式,对《合作社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全面细致的宣传讲解,让更多的农民接触、了解、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合作社真正发挥农民致富的桥梁作用。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