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疾病外周循环虚脱:又称循环衰竭,也称为休克,是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血容量不足引起心排血量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的一些列全身性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低体温、末梢部厥冷、浅表静脉塌陷、肌肉无力乃至昏迷和痉挛。病因: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流量不足所造成。1. 血液总量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出血,如创伤,血管破裂。体液血浆的丧失。2. 血管容量增大:鉴于严重感染、中毒和过敏反应。3. 心排血量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诊断:根据失血、失水、严重感染、过敏反应或剧痛手术和创伤等病史,再结合黏膜发绀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昏迷或痉挛等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机能,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以及采纳抗凝血治疗。1.补充血容量:常用乳酸钠林格氏液,静注,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可维持血容量,防止血管内凝血。也可注射 5%G 生理盐水。2.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注。3.调整血管舒缩机能:使用氯丙嗪,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片,阿托品等扩张血管药。4.保护脏器功能:对于处于昏迷状态并伴发脑水肿的病畜,为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可用 25%G,静注。20%甘露醇静注。当出现陈施二氏呼吸时,可用 25%尼可刹米注射液,皮下注射,缓解呼吸困难,兴奋呼吸中枢。5.抗凝血:为了减少微血栓的形成,可用肝素6.中兽医疗法:生脉散,四逆汤 7.加强护理:避开受寒,感冒,保持宁静,避开刺激,加强饲养,供给饮水,病情好转,增加营养。第四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贫血:确切定义是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容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临床上指单位体积的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临床特点:可视粘膜苍白。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可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贫血。症状:可视粘膜苍白、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活动持久性差。中度贫血:不耐使役重度:会出现浮肿、呼吸脉搏显著加快,心脏听诊有杂音。治疗:原则:除去致病因素、补给造血物质、增进骨髓功能,维持循环血量,防止休克。急性:制止出血和解除循环衰竭。外出止血,可用外科方法止血,结扎,止血药。内出血静注 10%氯化钙。为解除循环衰竭,应立即静注 5%G 生理盐水。其中可加入肾上腺素。条件许可时,最好迅速输给全血或血浆。加强饲养管理溶血性贫血:消除感染、排除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