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满洲里市第五小学科学创新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方案主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不仅要考察学生对小组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情感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注重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二、基本理念:1.促进发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能力的发挥,并使之具有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科学创新校本课程是学生科学课学习的课外延伸,完全适用科学课程的评价并更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评价。2.立足过程:评价应贯穿于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只有在关注学习过程中,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3.注重多元: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是指学生自己参与评价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同学的学习情况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教师在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再是“裁判员”、“审判官”,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家长也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一员,将评价的视角延伸到了课外。评价内容的多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的发展,也即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发展。4.强调自主。在科技创新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成为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评价让学生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方式,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关心自身学业的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性评价中,应注重淡化学习评价的甄别功能,采用“推迟判断”的评价方法,即当学生自己对某项评价结果不满意的时候,可在学生的要求下在其自认为适当的时候给予再次考察的机会。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使每位同学在小组活动中知识和技能通过积累得以逐步完善。在开展学习评价的时间、题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