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与益生菌国际筋膜学研究院排版救星益生菌 2 号小组编辑导读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中国人超过 65%(约 7 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中老年人居多。但亚健康正趋于年轻化,产生所谓“三十岁的年纪、四十岁的骨骼、五十岁的身体、六十岁的肠子!”另外,中国已经快步走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就是会给整个社会的医疗和健康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到老年,负责重要生理功能的各种部件渐渐老化、效率低下、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症慢慢显现。免疫机制渐渐失去平衡,导致各种症状:有的降低导致各类疾病乘虚而入;有的升高带来各类过敏症;有的出现自身免疫。老年人体内酶活力降低,造成消化功能减退,出现乳糖不耐症、腹泻、脂泻、甚至出现代谢紊乱综合征。老年人体内毒素增加:几十年的药物、农药、污染空气、吸烟、酒精、内毒素等在体内积累越来越多,体内微环境污染极严重。后果是大便臭、放屁臭、口臭、各种炎症、癌症粉墨登场。老年人对各种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减弱,遇到冷、热、致病因子,立刻就有反应。衰老虽然不可逆转,但衰老不等于就要疾病缠身,许多疾病的发生来源于我们对自身的无知和对环境的忽视。国际卫生组织对世界第五长寿区中国广西巴马地区百岁以上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长寿老人体内的双歧杆菌比普通老人要多 50-100 倍。肠道微生态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微生物系统。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维持平衡,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比例。肠道微生态系统具有代谢、营养及免疫防护等多种功能。但当肠道菌群紊乱时便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一、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疾病肠道内的菌群随着人的年龄增加变化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大,双歧杆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产气荚梭菌等腐败细菌大量增加,再加上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或由于疾病、喜欢进食精细软烂的低渣食物,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较少,这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易使中老年人肠道内益生菌减少,腐败菌增加,从而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诱发一些中老年肠道疾病。另外,大肠杆菌也是造成腹泻的元凶。大肠杆菌并不是腐败细菌,事实上他是一个正常的和人类共生的肠道常栖菌,人类的消化过程必不可少。但是大肠杆菌只能生活在大肠里,如果它跑到其他部位就不行了,就会生病,比如跑到小肠都不行,都会引起腹泻1、大肠癌当肠道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不占优势地位时,大量有害菌可产生亚硝胺、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