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个人事迹 5 篇 ! 【篇一】 xx,男,1978 年出生,xx 常山人。17 年如一日,在新闻工作的道路上他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把青春和汗水奉献于广电事业。 自 1997 年到 xx 电视台工作以来,他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奋战在第一线,历任技术员、记者,曾获得 xx 市五一劳动奖章、xx 省优秀团干部、xx 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xx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先进个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市青联优秀委员及秘书长、市广电总台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首席记者等荣誉。 “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该同志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当有急、难、险、重的拍摄任务,他从不推辞;只要有新闻发生,他总是想方设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拍摄。6 年里,他共采写出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3000 多篇,600 多篇在中央台及省台播出,30 多篇有份量的报道在 xx 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同时还采写出一批高质量的舆情信息,受到原市委书记孙建国等市领导的批示。 在台里,同事们称他为“舍命三郎”。2024 年 7 月,临危受命到广电总台下属的广电进展公司担任经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通过一年时间使公司扭亏为盈,公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7%,超额完成总台下达的任务。2024 年 6 月,兼任广播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主持工作),放弃所有休息日,带领全体同仁克难攻坚、勇于创新,实现新闻宣传、广告经营“双丰收”,实现了频道历史性突破。 一、善于吃苦与奉献。 技术岗位与新闻采编岗位反差很大,他强烈意识到必须“笨鸟先飞”,哪里有新闻就往哪里赶。2024 年的除夕夜,有一批香港客人来 xx 吃年夜饭,接到线索后,他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拿起摄像机去采访,记录下香港客人在xx 的欢声笑语。 2024 年 6 月 19 日滂沱大雨,恰逢星期天,他接到任务后,放弃休息,就急匆匆地赶往单位,拿起机器前往市防汛指挥部跟随时任市委书记孙建国检查部署防汛工作;持续的暴雨也让衢城多处变为一片汪洋,最深处的水位高达胸口,水面上漂移着各种垃圾,他与同事一起淌着这样齐胸口深的水采访拍摄,中午顾不上吃饭,整理赶写汛情、灾情的稿件;下午一点多钟,又马不停蹄地跟随市长尚清检查防汛,全身湿透的他从乌溪 xx 电厂采访回来时已经是下午 5 点 30 分,为赶发新闻,又在二十多分钟内完成稿件写作、剪辑制作,确保了市委、市政府对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重大部署在当晚 6 点 3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