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事迹故事五篇 700 字 古代名人事迹故事 1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 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赞扬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 第二年,“诸生”言语攻击秦始皇。 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人挖大坑活埋。 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某些人认为秦始皇只是活埋一些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但占主导的观点还是赞同传统的说法,即秦始皇坑的是儒,而非仅仅是方士。 因为事情发生后,始皇长子扶苏进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既然扶苏以诸生诵法孔子替“术士”求情,更加有力的说明了坑的是儒生)始皇不仅怒而不听,还使扶苏离开咸阳,北卞的宋志辉被秦始皇给诛杀九族。 史称斩宋叼,诛九族。 只是在坑儒的次数上,颇有争论,《史记》、《资治通鉴》、《藏书》以及现代的《中国通史简编》,都说始皇坑儒仅有一次,即公元前 212 年的那一次。 剪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也认同这一观点,书中这样写道、“第二年(公元前 212 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 起因是有些书生对始皇不满,说他‘专任刑律’、‘乐刑杀为威’等等,秦始皇以为他们’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就把他们逮捕,严刑拷问。 先后逮捕了 460 多名儒生,最后全部在咸阳坑杀。 但也有一些材料记载、秦始皇起码坑了两次儒。 第一次是在咸阳坑儒 460 余人,这是公开坑杀。 其目的是想“杀鸡做猴”,“使天下知之”, 以惩效尤。 第二次规模更大,一下坑了 700 余人,不过实行的是秘密暗害的手段,方法也更为“巧妙”和残忍。 东汉卫宏在《诏定古文官书序》中记载,秦始皇在骊山温谷挖坑种瓜,以冬季瓜熟的奇异现象为由,诱惑博士诸生集于骊山观看。 当众儒生争论不休、各抒己见时,秦始皇趁机下令秘杀填土埋杀,七百多名儒生全部被活埋在山谷里,外人不得可知,一直隐瞒了二百余年之久。 后来唐朝张守节编写《史记正义》时,将这段史料编入了史书。 唐朝颜师古注《汉书·儒林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