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去哪里之国家海洋博物馆观后感 国家海洋博物馆观后感篇一 星期一早晨,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背上小背包,坐上大巴,开启了轻松加愉快的研学之旅。 坐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国家海洋博物馆。 国家海洋博物馆是中国首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主要展示海洋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是集收藏保护、展示教育、科学讨论、沟通传播、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科技沟通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也是重塑中国国家海洋文明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海洋博物馆筹建办公室作为筹建机构,承担国家海洋博物馆的项目建设、藏品征集、藏品鉴定、藏品保管以及展陈设计等事项。 欢乐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研学伴着我们的笑声结束了,我们还是有点依依不舍。 国家海洋博物馆观后感篇二 终于,我们有了一座国家海洋博物馆 “海洋”两个字,天然就有一份浪漫和奇妙。它包容着无数生灵,波涛中自有财宝之路。无论你是谁,出生在哪里,当看到层叠的浪花时,都无法拒绝海洋的呼唤。 但同时,大海似乎离我们又很远。自明清起,中国就不是一个重视海权的国家,西方侵略者从海上叩开了我们的大门,对我们来说更是一段惨痛的回忆。我们该如何看待大海,事关过去,更会决定现在,影响未来。 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座面对公众的国家级海洋博物馆必不可少。终于,自 2024 年 5 月 1 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始了试运营。这座崭新的国家级博物馆,试图从自然、航海技术和历史三方面阐述中国和大海的关系。 手段先进,布展精致 这座博物馆逛起来如何? 先说自然。国家海洋博物馆的自然展区大致上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介绍大海的演化史,一部分介绍现代的海洋当中的生物 国家海洋博物馆在对现代海洋生物的展示中,运用了一些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让整个馆都显得时髦又鲜活。 这其中最大的看点是塑化标本。制造塑化标本的生物塑化技术,说白了就是用塑料来固化尸体。它能够在细胞层面保存生物的结构,于是制造出来的标本栩栩如生,异常有神,而且能够分层处理一个动物,展示用传统技术不好保存、整姿的神经、消化系统等内部组织。上面这一具鲨鱼标本就是例子,它的皮肤、肌肉、内脏、骨骼都被分层展示,远看犹如一群鱼。 我最喜爱的一件塑化标本是一条小鳁鲸。小鳁鲸是蓝鲸的亲戚,但个头要小得多,大的个体也”只有“10 米长。 且看这条小鳁鲸,它舒展着身体,大张着嘴巴,体态显得像还活着一般。各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