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铁站施工技术

地铁站施工技术_第1页
1/14
地铁站施工技术_第2页
2/14
地铁站施工技术_第3页
3/14
地铁站施工技术一、引言 地铁具有运量大、快捷、安全、准时、舒适等特点,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进展方向。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 1863 年在伦敦修建的,迄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这一个半世纪中,随着土建施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通信及信号技术等诸多领域的飞速进展,地铁事业亦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地铁运营的里程上看,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占领先地位,但近 20 年进展中国家的地铁事业也呈蓬勃进展之势。我国 1971 年北京建成第一条地铁,目前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多个城市均已部分建成并正在兴建地铁网络,我国地铁事业正进入一个进展高潮。上海早在 1958 年就已经开始筹建地铁,经过长期摸索、克服了种种艰难,终于在 1995 年 4月 28 日地铁一号线建成试运营,历时 38 年。其后,2000 年 7 月地铁二号线建成、2001 年底明珠一期建成,目前在建或即将开工的有一号线北延伸(共和新路高架)、莘闵线、明珠二期、M8 线、二号线西延伸、明珠一期北延伸、R4 线等等。上海地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进展阶段。在上海软土地区,地层基本为饱和含水流塑或软塑粘土层,抗剪强度低,含水量高达 40%以上,灵敏度在 4~5,压缩性大都属高压缩,并具有较大的流变性,这种软弱流变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上海地区的基坑工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更为突出。在上海曾出现一些深基坑周围地层移动引起附近建筑和设施破坏的工程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控制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土建施工在车站施工中所占的周期、投资都比较大,而且是车站施工中风险比较集中的阶段,尤其应引起足够重视。地铁土建施工涉及到诸多工序,以下按工序介绍:二、 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与支撑一起形成支护体系,支挡坑内外的不平衡土压力,保持基坑的稳定。因此,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上海地铁车站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有两类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和 SMW(Soil Mixing Wall)工法。(1)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在基坑四周通过成槽、钢筋混凝土施工等工艺形成的具有较好强度、刚度和抗渗性的地下连续壁。地下连续墙具有刚度大、抗渗性能好、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等特点。地下连续墙作为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挡土围护结构,施工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适宜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域作业。一般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开挖深度 14 米以上的深基坑。根据地下连续墙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作用,地下连续墙可以分为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铁站施工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