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控制、私有收益与公司绩效曾昭灶,余鹏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 510420〕本讨论得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工程〔编号:06300976〕资助。作者简介: 曾昭灶〔1974-〕,男,汉族,广东惠东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 商管理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讨论方向为公司金融. 余鹏翼〔1971-〕,男,汉族,安徽霍邱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 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讨论方向为公司金融与资本市场. 联系方式: 曾昭灶: :13527871366 地址:广州白云大道北 2 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7 栋 205 邮政编码:510420 Email:mnszzz@163 大股东控制、私有收益与公司绩效曾昭灶,余鹏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摘要: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经由中间机制或因素发生作用的,因此引入大股东的私有收益变量。本文以 2000年前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 2001 年至 2024 年的股权结构、关联资金往来和公司绩效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大股东控制,在大股东控制下,容易出现大股东以资金占用等形式猎取私有收益,从而损害公司的经营绩效的现象。关键词:股权结构;私有收益;绩效中图分类号:F2700 引言国外内学者对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的讨论一直都没停过,观点主要有无关论、正负相关论,更多的是倒 U 型关系。股权的集中,即存在相对较大的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有助于减轻现代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别离或委托代理问题[1]。Stulz[2]的模型证明了公司价值和管理层持股的反 U 型关系,那么是考虑到管理层持股过大降低了接管可能性而降低价值,Bolton & Thadden[3]也认为股权集中度低的情况下,公司容易被接管,从而带来较大的公司价值。Shleifer & Vishny[4]在一篇公司治理综述文献中列举了许多关于所有者-管理者的委托代理问题证据的讨论结果,指出大股东的存在可能损害小股东的利益。Hoderness & Sheehan[5]的实证检验说明大股东持股的公司和分散持有公司在投资回报率、托宾 q 和会计收益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Demsetz & Lehn [6]认为股权的结构是内生的,大股东或股权集中与公司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关系,大股东的存在可能为了猎取私有收益。Morck, Shleifer &Vishny[7]对大股东的所有权比例与企业盈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