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的事迹 天津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的事迹 1 爱国故事:溥儒不为名利所动 溥儒,字心畲,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_下的傀儡。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民党的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天津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的事迹 2 爱国故事:从小就有爱国的勇气 1910 年,瞿秋白进常州中学读书这所中学的校长和一些老师,常常对学生讲述清朝政府_的事实,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少年瞿秋白在校长、老师的教育下,非常关怀国事,常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来勉励自己。 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雄魄”,表达他救国的理想。他曾指着脑后那条长辫子对同学说:“这尾巴似的东西,我们非把它剪掉不可!”第二年爆发辛亥革命,他马上把自己的辫子剪掉。 1912 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临时大总统,残酷_革命力量,中国人民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年 10 月 10 日,常州城内家家要挂红灯笼庆祝“双十国庆节”,瞿秋白却把用黑墨写有“国丧”两个字的白灯笼挂在门口。他说:“这个‘民国’就要名存实亡了,哪有什么国庆,明明是国丧!”一直挂到第二天天亮。 天津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的事迹 3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国_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1928 年,不幸被国民党_杀害,年仅 33 岁。她原名向俊贤,为什么后改名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学校开运动会。在 400 米决赛中,一位运动员奋力猛冲,后来居上,夺得第一名后突然晕倒在地,向俊贤和同学们将她扶起送到医院抢救。 当晚,向俊贤对同学们说,今日 400 米赛跑获第一名的同学,他的舍命精神多么可贵啊!国家光明灿烂的前途,全靠我们齐心协力去制造。现在,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军阀割据,政府_,社会黑暗,假如我们把赛跑运动员那种舍命的精神用来挽救国家和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了。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我们为人做事求学问,都要有这种舍命精神。我已想好了,从今日起,我改名叫“向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