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心得体会 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老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将来。当我仔细学习《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后,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老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集中表达在老师职业责任心上,这种责任心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全体学生负责。我们当老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需关爱学生,敬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进展。老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老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仿照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仿照在行动上。老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政治老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抢先垂范,作出表率。老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尺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需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仔细劳动,自己必需宠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需谈吐文雅,远离粗俗。 二、对学生将来负责。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教育的教学形式是老师“包级制”,而对学生培育过程是“流水式”,假如出现不合格的学生难分。清楚是哪一位老师的责任。老师这样就是处在“无责任”位置上。教育是一个长期进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当今有的老师就抱有这种思想,他们没能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那几节课一上完,就溜之大吉。平常不钻研,临上课时才匆忙上阵,没有课前预备。今日不兴奋,让学生自习,明天喝醉酒,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就误了学生。我们应当承认,教育工作是辛苦的,老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