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案促改”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 一、效益差是全行业当前特别突出的问题。 对企业来讲,效益是命脉,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源,是企业价值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钢铁行业红火的时候,都是效益好的时候,钢铁行业困难的时候,都是效益差的时候。 2024 年是钢铁行业效益最差的一年,也是全行业真正的“严冬”。会员钢铁企业主营业务连续 12 个月亏损,从 2024 年 7 月份开始出现严重亏损,去年下半年整体效益大幅度下滑,每月亏损额都在 100 亿元以上。主营业务全年累计亏损超过 1000 亿元,同比增亏 24 倍;加上投资收益等项目合计全年利润总额为亏损亿元,而上年利润总额为盈利亿元。2024 年效益的巨大落差,给一些企业释放了生死存亡的信号,对 2024 年全行业的经济运行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2024 年的状况到 2024 年不能再持续下去,必须多措并举增效益。 1、必须承认,效益差与产能严重过剩直接相关。这是供求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翻一翻中国钢铁供与求走过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钢铁从紧缺到过剩演变的过程和与效益的关系。中国依靠多进口钢材满足需求是从 1968 年开始的,那是“文革”期间,冶金部直属的全国各大钢厂全部下放,资产财务给了地方,产供销留下,班子双重管理,只剩下攀钢直属是因为在建。“文革”结束时,为生产出 2600 万吨钢连续大干了三年,到 1978 年才拿下来,是钢铁史上有名的“三打两千六”。 真正结束依靠多进口钢材满足需求是 2024 年,实现了进出口的基本平衡,经历了 30 多年。期间也出现过不少过剩的说法,现在再翻一翻钢材生产和消费的历史轨迹图,应该说,在 2024 年以前总体上没有严重过剩的问题,但是后期存在一些品种过剩的问题,也存在一些品种满足不了需求的问题。 应该说,出现过剩主要是从 2024 年开始的。2024 年、2024 年每年增产 6000 多万吨钢,是靠每年多出口 2000 万-3000 万吨钢材消化的,当时国内外价差高,所以尽管过剩,但企业效益很好。那时过剩的呼声是很高的,有一定道理,因为从 2001 年到 2024 年,中国钢产量每年以超过 20%或接近 20%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速是可怕的。 果然,全球性金融危机到来,2024 年下半年中国钢产量出现了负增长,全年增速由 2024 年的%降为%。2024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钢铁生产的冰火两重天使钢厂十分敏感,有了放低增速的充分准备,钢铁协会 2024 年初在讨论 2024 年的钢产量时是有零增长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