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素质模型使用说明:1.此十项素质适用于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可以使用同样的素质名称但在行为指示上要进行相应的发掘、定义以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2.素质的先后顺序并不代表素质本身的重要性顺序。不同岗位对在岗人员的素质要求会有侧重但每个管理人员都需要在所有的十项素质中达到基本要求。3.在关键行为指示中的黑体部分是相对重要的。在应用时,为避免冗长可只使用重要部分。4.给出负面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理解对素质的定义。在运用中应以正面引导为主而不是以管理负面行为为主。5.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所列的关键行为指示及负面行为不是已包含了该素质的应包含的所有行为。随着企业的发展,行为指示可以增加、减少、重点调整。6.对素质定义及行为指示的调整频率不宜过高,调整范围不宜过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维护素质定义权威性,确保员工对于素质理解的连续性,同时维护不同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管理人员通用素质1-5 项为核心素质,6-10 项为管理层人员专业素质)1.敬业精神/尽职尽责:承担责任、精益求精、工作热情定义:勇于承担责任,为公司的成功不惜付出额外的努力;对工作有热情,注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过程和结果精益求精;保持职业化作风,对自己和下属要求严格管理层人员关键行为指示1.长期且不间断地提高个人绩效目标2.即使是在有时间和他人的压力之下,也坚持保证工作的质量3.常常能够提前完成任务,且 90%以上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4.致力于解决问题,而非相互指责和推卸责任5.在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下,仍有自己的工作计划6.为下属设立高标准,培养下属的敬业和尽职尽责精神7.工作积极主动,不等不拖,如邮件回复及时等&视企业成败为己任,投入咼度的工作热情,确保公司重要工作目标的实现9.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表现出勇气和毅力10.对公司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和建议11. 在职责不清晰时主动承担目前“灰色地带”(职责划分不清)的工作12. 对工作涉及的任何环节均作充分的准备来确保工作达到预期目标13.了解自己的长短处,在确定的发展领域内竭尽全力14. 对重复性的工作每次都能坚持做好15. 不断寻求他人、他部门、内外客户对本人、本部门工作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负面行为1.在公司快速发展,各项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对个人短期利益斤斤计较2.对工作分配挑三拣四3.认为敬业就是经常加班加点4.遇到问题逃避、推诿责任5.对客户的反馈漠然置之6.工作马马虎虎,错漏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