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疫情中的“定海神针”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位 84 岁的老人,如同定海神针,让人们找到镇定和希望。他就是钟南山,一位集医生、院士、敢言者、非典功臣等诸多身份于一身的抗疫战士。2020 年 1 月 21 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在广州举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及应对防控情况通报会上称,该新型病毒目前无有效的针对性药物,暂未知第二代“人传人”情况。他并表示,目前有先进的技术能够及时发现“超级传播者”敢医敢言2003 年 2 月,非典在广州大暴发。钟南山的名字在披露非典疫情瞒报情况时横空出世,为世人所熟知、所敬仰。那时的许多专家普遍认为病原是衣原体,治疗也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多年身处一线工作,当时更是直接冲在非典最前沿的钟南山知道,病原不是衣原体,抗生素治疗也很难起到效果。在 2003 年 4 月,钟南山被要求到北京参加有关非典的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到“疫情是不是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时,直接回应道:“现在病原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就是这些大实话,让钟南山一下子站在了风口浪尖,也受到了很多质疑。可他这个人,就跟他挂在办公室中那显眼的匾额一样“敢医敢言”。他不惧“权威”、尊重事实,既“敢言”亦“敢医”。在 17 年前,他最先报告非典病例,也是最先建立第一个隔离病房、将非典病人隔离起来的人。他还最早制定出了非典临床诊断的标准、最早总结出救治方案,更是最早创造了抢救成功的案例。钟南山的“敢医”让广东从非典的“源头”变成了非典全球病死率最低的地方。对此,《人民日报》做出评价: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共同命运的殊死斗争中,钟南山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他和同事们用生命、热血换来的防治非典的宝贵经验,不仅为广东、为中国,同时也是为全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身先士卒2003 年,非典疫情来袭。面对恐慌的群众,甚至是恐慌的医护人员,钟南山说:“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钟南山一边告诉群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挤在高铁餐车的一角赶往武汉。社会责任、医者仁心,让钟南山一次又一次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