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设计之奥妙苹果公司一直以不谈论自己的产品著称。不管是苹果粉丝、媒体记者还是专门的谣言制造者,不论他们对苹果是爱还是恨,一直以来都只能通过蛛丝马迹来推测苹果公司下一步将要推出什么样的独创性产品。当前现成的一个例子就是苹果的 iPhone。这是一个苹果的设计团队如何将一个了不起的独创性技术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典型案例。本文将就苹果公司如何持之以恒地贯彻自己的设计思想,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市场宠儿、获得设计大奖、引发用户灵感等方面进行展开。乔布斯的“遗传密码”首先,这里的设计师们对自己公司的产品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是“geneticcode”(遗传密码)。不论苹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称为有明显的遗传密码,它的产品特性可以说大部分来自一个人的贡献,这个人就是苹果公司的现任 CEO 斯蒂夫•乔布斯。他于 1985 年离开苹果公司,1997 年又回到苹果公司。无论如何,许多在苹果工作过的员工(有些曾经与乔布斯密切接触)认为,正是乔布斯本人确立了公司重心在于工业设计的理念,而且很多人认为是他将设计放在了比技术更高的地位上。在 1982~1988 年期间,FrogDesign 公司与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品牌战略方面有过密切合作,当时 MarkRolston 是FrogDesign 公司负责创新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但是 Rolston 本人不直接参与任何苹果公司的项目)。从 1982 年到 1983 年,乔布斯一直在寻求志同道合的设计伙伴,最终认同了 FrogDesign。两公司携手开发了“雪白”(SnowWhite)设计语言,代表苹果的产品共有的视觉符号,从产品外表体现出产品的相互关联。一个例子是,乔布斯和 FrogDesign 要求电脑成型时做到“无锥度”(zero-draft),让边呈 100%垂直,当然造价也更高昂。当时没有其他任何一家电脑生产商使用“zero-draft”制模成型,这就使得苹果产品更与众不同。同时,更加精确的制造工艺意味着苹果电脑机箱使内部组件结构更加紧凑,节省了塑料、包装材料和运输成本。Rolston 认为,苹果与生产商关系密切,“苹果对选材和制造工艺有着惊人的兴趣”,“他们总是在问生产商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而与 FrogDesign 合作的其他 PC 生产商则截然不同,他们更关注的是经济性。苹果公司有可能改变整个工厂的生产工艺,并且总在寻求新的可能的制造工艺,而不管这种工艺前景多么黯淡。个例子就是被称为“双色”(double-shot)的方法一一将多层不同的材料或不同颜色的同一材料汇合的方法。苹果在一个生产商那儿看到了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