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题型设计 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纳选择题的形式,采纳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18 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代词: ① 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② 指示代词——之、其、或、然。 ③ 疑问代词——安、焉、何。副词: ① 范围副词——则、犹 ② 时间副词——既、已、且 ③ 语气副词——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文言虚词中三类特别现象(1)兼词:诸、焉 (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原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难点:”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是顺承关系,是较难分辨。(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3)复合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后】才,方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既而】不久,一会儿。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1)疑问代词 (2)疑问副词 (3)复合虚词【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何乃】译为“怎能”。【何必】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