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_第1页
1/30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_第2页
2/30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_第3页
3/30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10. 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11. “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12. 《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13. “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14. 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15. 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16.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17. 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18. 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19. 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20. 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21. 《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22. 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的。23. 西汉前期的贾谊、刘安、司马迁等对屈原辞赋以很高评价。但东汉扬雄和班固则提出了批评。24. 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25. 认为“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是扬雄。“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赋特点的概括。“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也是由扬雄提出的。26. 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27. 较早阐述文学的真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