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育面对的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为严峻的是人才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做到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增强实效。在当今,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己经是启动和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且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和民族精神。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进而求得科学系统的教育方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以全面培养教育者高尚的品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基础。因此,努力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素质教育的育人氛围,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前提和保证。近两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学校德育环境虽然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国家示范学校德育目标的要求还有距离。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学校教育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对德育和智育、现代教育的特点、人才成长规律都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教育部门的有些领导制定政策,尤其是在评价一所学校的业绩时,总是以该校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中学和大学为基准;过去学校也以此来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一些家长更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为迎合这些“标准 J 一些教育工作者无形中就以智育为主,而相应地轻视学生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培养。学校德育工作也就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恶性循环。结果是学生成为了智育的巨人,德育的矮子。从我们身边送走的学生中有些走进了名牌大学,可惜有的学生人伦道德缺乏。内心里除了自己,其他什么都没有;或者是除了读书,其他什么都不会。因此,必须一改过去的单以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的观念,应当全面考查量,更要从政策上给以引导;上级主管部门必须为校长、教师特别是教师取下“紧箍咒 S 给以较宽松的育人环境,让各校办出有自己特色的素质教育。从教职工来看,对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有的老师看见学生的不良行为,听见学生的不文明语言,怕得罪学生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