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

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_第1页
1/4
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_第2页
2/4
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_第3页
3/4
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 “朝三暮四”一词来源于庄子的《齐物论》,现今多理解为见异思迁,意志不坚,朝令夕改,常比作某人说话不守信,做事不可靠。据傅佩荣《向庄子借智慧》中从养生的角度所诠释的,朝三暮四意在启迪人要努力避开被一时一地的状况所局限,应用整体长远的眼光看待世间的荣辱与得失,这样才能顺应人之天性,求得内心平衡。比照教育,不管是从现在的意思还是从整体的观点来看,都能引发一些感想,求得一些道理。 现在的教育明白人都看得出它已陷入了一种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分数,为选拔而选拔的循环怪圈。按理教育本是充满美好,让人精神愉悦的活动,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学生叫苦不迭,厌学怕学。老师牢骚满腹,混混日子。在这样一种极不和谐、充满尴尬的氛围中,素养教育的口号不绝于耳,新课程的精神昭示天下,减负的政策上通下达等。这些改革、政策、举措的本意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良好进展。而关键是中国的教育如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般,考试不好而又非考不可,都知道苦不堪言又无法躲避现实。既要落实上级精神指示,又要立足分数为根的现状,这等于说教育既要让人仰望星空,畅想未来又要让你麻木不仁地趴在地上。即使偶而仰头而望,你也无动于衷,就算会生发一点美好联想也会顷刻间回到无奈的现实。 这其中什么在作崇,除了以一贯之的考试制度起本质作用外,我们缺少的是一种对理想的坚守。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政策常常在变,下面行动层出不穷。若是真正对比执行,那就能着眼于学生的生态自然进展,是民族国家的兴事。而现实更多是“欺上瞒下”,流于形式。大家你好我好他也好,相安无事,明哲保身。中间恰恰缺少的就是有力的监督。列宁说过:假如没有一个保证法律执行的机构,那么法权就等于零。事实上,大家心知肚明,假如教育政策的美好愿景与导向功能得不到真实有效的贯彻,那么其现实功效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为零。所以教育不能朝三暮四,朝令夕改,意志不坚,即便仅仅为了考试也不会有理想的升学率。更何况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进展呢? 若是按整体的观点来看,现今教育急功急利性的一面逐渐暴露无疑,其目光短浅,直指考试。带来的是老师学生唯分数至上,一旦脱离考试,学生的天性将会极大释放,甚至会让你惊奇。释放之后又将有所茫然无知,未来何去何从,听天由命。看每年中考高考后,有学生在校园集体撕书,漫天雪花,又是一种怎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不能“朝三暮四”中学老师随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