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概念 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地资源属性、特色和旅游地进展规律的现实基础上,基于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的精神和文化的本质需求,以及当地居民、旅游开发商、当地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需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评判,由此确定旅游进展的目标法律规范,并讨论其实现途径的动态过程。旅游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规范依据。旅游规划要求从系统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旅游规划对象的综合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进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进而扩大开发建设过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因此,旅游规划必定要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统筹全局,为旅游实现提供指导性的方针,其中经济、技术是先决条件,旅游业进展与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前提。旅游规划的内涵 定义中体现了以下几点涵义:1. 旅游规划的现实基础是旅游地资源属性、特色和旅游地进展规律2. 旅游规划的根本指向是“以人为本”来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3. 旅游规划必须体现旅游开发商和当地政府等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4. 旅游规划必须顾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及实现居民与旅游进展融合5. 旅游规划是选择决定合适的行动方针的动态性的和过程性的规划6. 旅游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旅游地资源与社会经济的最优化配置旅游规划的特征1. 旅游规划的综合性2. 旅游规划的层次性3. 旅游规划的市场性4. 旅游规划的动态性5. 旅游规划的前瞻性6. 旅游规划的可行性旅游规划理念 旅游规划是一套法定的法律规范程序,是对目的地或景区长期进展的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从而使其实现有序进展的目标。旅游规划是为旅游的未来进展设计的一个框架,所以这个框架必须是相对长期地、稳定地、必要地。旅游规划任务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进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进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进展。旅游规划的主要类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71-2024《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旅游(业)进展规划:全国旅游业进展规划、区域旅游业进展规划地方旅游业进展规划。地方旅游业进展规划:(省级旅游业进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进展规划县级旅游业进展规划)另一大类是旅游区规划: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