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技术的导入管理前言:在无铅技术的课题讨论上,我想最缺乏的是无铅技术的有效导入和管理方法。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较有经验和成果的无铅用户,多是那些参加无铅技术讨论开发的国际大企业,或是有大客户全面支援的加工厂。前者由于是带研发性质,在时间和成本压力上会较为松懈。好些参加讨论开发工作的,有些已经有 15 年的历史经验,即使是较后期开始无铅工作的,也多有 3、5 年历史经验。时间上压力不如目前受到法令或客户限制而将要导入的用户大。不只是在时间方面,在成本上的压力,由于有研发预算也属于较小,而发生错误也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至于后者,由于决策多由客户制定,并多已经有‘供应配套’式的导入,所以本身面对和处理压力的机会也相对小了。除了以上两大类用户,当然还有小部分是自己奋斗成长的。从我在华南地区和数家这类工厂的沟通中,发现其导入管理的随机性较强。虽然为数几家的量不能代表所有的工厂,但通过泊松或然率估计方法(图一),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国内有良好导入无铅的用户比例并不容乐观。例如从表中只有 1 成的用户有良好导入的情况的,而出现这类情况的信心度还不到 3 成。以上估计,加上过去 12 年我对国内 SMT 用户情况的认识,我想这信息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我个人认为,中国市场无铅的使用,到了目前所制定的 2024 年7 月 1 日还未必能够完全成功的转型。但对于那些目标放在这时间上的用户来说,现在已经算是开始失去了摸索所需要的时间了。假如在导入无铅技术的工作上,还不能够确保效率和效益的话,将来遇到问题是极有可能的事。其实,无铅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含铅技术上进展而来,但其多面性以及在导入和管理上的要求,是可以成为一家工厂的有利竞争手段。关键在于用户如何去利用它。使用得当时,以往制造能力处于劣势的企业,是可能通过这机会翻身的。基于上面的各种原因,我想和用户读者们分享导入和管理上的知识是有助于推动无铅的进展的。含铅的技术应用和管理问题:在过去数年我曾通过好些文章和大家分享以及讨论 SMT 应用和管理上的一些常见问题。此次在这有限的篇幅中,我只想重点的提几个方面。了解这些弱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导入和管理含铅技术。因为无铅技术的较高难度和多样化,以往有些弱点的改善是必要的。就比如对工艺的重视和重新定位的工作,在无铅技术中的重要性更是提升了。以往不良的管理和概念可以重点总结如下:· 对设备的关注重于工艺。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