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肿瘤放疗营养管理规范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据统计约 60%-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需要接受放疗。恶性肿瘤患者约有 40%-80%存在营养相关问题,而营养不良对放射肿瘤患者治疗和预后具有不良影响,包括增加不良反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放疗摆位误差、影响放疗精准度、降低放疗敏感性和疗效。规范合理的营养支持可降低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放疗非计划性中断,提高放射敏感性和精确度,从而提高放疗患者近远期疗效,并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共识结合既往肿瘤营养指南,进一步细化肿瘤放疗营养规范化管理流程和标准,希望能为放疗临床工作者提供实操性帮助,促进放疗患者临床营养治疗的实施,改善治疗结局。放疗患者营养规范化诊疗流程围放疗期是指从决定患者需要放疗开始至与这次放疗有关的治疗结束的全过程,包括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 3 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围放疗期应至少为患者接受放疗前 2 周直至放疗结束后 3 个月。肿瘤放疗患者在围放疗期需要全程规范化营养管理,有助于改善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维持治疗连续性,改善预后。放疗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量表 2002(nutritionalriskscreening-2002,NRS-2002)筛查,筛查显示有营养风险时可直接制定营养支持计划,必要时进行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atient-generated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PG-SGA)量表评定;放疗中保证患者营养支持充足,每周营养监测,根据 NRS-2002 评分和 RTOG 急性放射损伤分级,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放疗后每月进行营养监测,持续 3 个月,根据 NRS-2002 评分和 RTOG 晚期放射损伤分级,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宣教和营养监测应贯穿始终,无营养风险患者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患者,应进行动态监测,观察营养支持的效果。具体诊疗流程如图 1 所示。推荐意见 1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在"围放疗期"需要进行全程规范化营养管理。围放疗期应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必要时可以进行 PG-SGA 营养评定,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在放疗前、中、后分别给予规范化个体化营养指导和支持治疗。放疗患者营养规范化管理►放疗前患者营养管理:合理的营养治疗的前提是要正确地评定每例肿瘤患者的个体营养状况,筛选出具备营养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评定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一般分初步筛查和综合评定两步,二者是延续的过程。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已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足)或存在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