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歌韵典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1 汉语诗歌韵典的过去如今与将来汉语诗歌韵典的过去如今与将来这一谈,我们进入到“诗坛新韵编撰乱象”的第三部分:关于十三辙的“十一痕勤”韵部的分合。该韵部包含四个韵母“en、in、uen、n”。对应于前文“佩文韵府:中国古典诗韵的终结者――四谈平水韵兼论诗坛乱象”中表 1 的第十横行;表 2 的第十五、第十六两个横行,根据韵部定义来划分这几个韵母的韵部该如何分合,分析如下:在“en、uen”这两个韵母中,e 为韵腹,n 为韵尾,u 为韵母“uen”的韵头。因此,两个韵母的韵腹和韵尾一样,都是 en。所以“en、uen”同韵。对于韵母“in”和“n”,韵尾相同,韵腹却不一样。语音学家认为:“[y]是和 i[i] 2、大致对应的圆唇元音。先发出[i],然后渐渐把嘴唇撮圆,舌位不要移动,就变成了[y]”。〔林焘《语音学教程》〕这种舌位不移动,嘴唇渐渐撮圆的发音,就注定了 in 和 n 的声韵高度地相像。比方“因〔in〕”和“晕〔n〕”两个字,我们在读其音和听其韵的时候,会发觉它们特别接近。在诗歌中将具这两种声韵的字用在一起相押的时候,诵读与听闻都不会感到有出韵的别扭。因此,笔者以为,犹如前文中的“五支辙”里-i 和 i,因为“形似神不似”,笔者故而将它们的韵部一分为二,那么,in 和 n 却因为 2 是“神似形不似”,笔者就将它们的韵部合二为一了。这就又成为了韵部定义的一个例外。然而,另外有一种观点却不是这样的。该观点认为: 3、韵母 in 和 n 的韵腹从字母上看分别是 i 和。从实际发音来说,in 和 n 在从 i、到鼻音韵尾的中间都有比较短暂的[],假如将这两个韵母的发音拖长,就能够觉察到[]的存在了。据此,吕晴飞在其所编著的《新诗用韵手册》〔十七韵〕“绪论”中写道:“韵母 en、in、uen、n 同韵,这是因为 in、n 中都有轻微的 e 元音,实际读作 ien、en,这就跟 en、uen 的韵腹、韵尾完全相同了。”咋一观之,这样的分析“看上去很美”〔王朔语〕,然而细想之下,却是一厢情愿而已,让人不敢苟同。首先,笔者写出几个韵母的结构规则及其与之相应的音位结构规则如下:韵母结构规则:eninuenn 音位结构规则:/en//ien//uen// 4、en/一目了然,吕晴飞在这里是用音位结构代替了韵母结构。如前文所述,西方语音学可以分析出语言发音时的刹那改变和微小区分,但如王力所言:“这种微小辨析对于音韵学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汉语音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