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新课标的理解《(2011 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体现出:以“标准”取代“大纲”,对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更加明朗,着重指出培育科学素养,关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实施课程的具体指导。作为化学教师,要依照新的课程理念对过去进行反思和改造,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来,用全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下面笔者谈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做法。新课程标准的理解《2011 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该学科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逐步认识化学与技术、社会、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学科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化学教师应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化学课程,重新考虑这些问题:化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化学应该教什么?化学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如何让学生应用所教的化学内容认识物质客观世界,提高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常见简单问题的能力,并为高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内容标准恰当《2011 课标》增加了懂得、简单计算、独立操作、模仿操作、经历、认同、内化、等有关行为动词。使得对有关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从而增强了可达成性。对于一些具体的内容的标准,也作了调整,适当降低了难度。一是将原有的“认识”和“了解”改为“知道”和“能举例说明”。例如,修改后的一些标准有: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二是将原有的“理解”改为“初步了解”等。例如,修改后的一些标准有: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情景素材贴切过去,有时为了表现情景的需要。化学课上常有一些情景呈现离主题较远,感觉生硬,让学生无所适从。现在得以明确:只有直观、真实、生动且具启迪性的学习情景,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便于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与老课标相比,《2011 课标》中净增了可以选择利用的学习情景素材,新的情景素材更贴近平常生活,与常见工、农业生产有关,紧密联系社会问题的热点,对开展有针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