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1 学时)掌握: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及特点。熟悉: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及主要内容。了解:主要讨论方法、历史、现状及进展趋势。第二章 疾病概论(2 学时)掌握:1、 健康与疾病、病因、诱因、脑死亡的概念。2、掌握疾病发生进展的一般规律。熟悉:1、 病因的分类。2、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3、 疾病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的概念4、 脑死亡的推断标准。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4 学时)掌握:1、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2、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中毒的概念、病因和对机体的影响。3、水肿的概念和发生机制。4、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和对神经肌肉、心肌电生理及酸碱平衡的影响。熟悉:1、体液体分布和电解质含量、不同液体水和电解质交换以及水和电解质的生理功能。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时心肌电生理改变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1、了解盐过多的概念、病因及对机体的影响。2、了解水、钠代谢的分类和水肿的表现特征、水肿液的分类及水肿对机体的影响。3、了解各类水、电解质紊乱的防治原则。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3 学时)掌握:1、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2、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3、血液 pH 值, PaCO2, SB 和 AB, BE, AG 等指标的含义、正常值、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及其意义。4、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方式、酸碱指标变化的特征、对机体的影响。熟悉:1、熟悉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酸碱平衡指标的变化特征。2、熟悉推断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原则。了解:1、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2、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第五章 缺 氧(2 学时)掌握: 1、缺氧的概念。2、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的概念、病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3、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熟悉:1、各血氧指标的概念、正常值、意义及其影响因素。2、熟悉氧疗的适用范围、对不同型缺氧的疗效及其机制。了解: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及机制。第六章 发 热(2 学时)掌握:1、体温升高、发热和过热的概念以及三者的区别。2、发热激活物与内生致热原的概念、种类。3、发热时体温升高的机制及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熟悉:1、发热时的物质代谢变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2、发热的时相及各期热代谢特点。3、发热的负反馈调节。4、发热的处理原则。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