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幽默历史小故事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具体。下面是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幽默历史小〔故事〕,欢迎查阅。 幽默历史小故事 1 有一个叫柳冕的秀才,由于几次应试都没中,因此他最怕听到“落”、“落第”一类的字眼,连这类的同音字也不让说。谁要是犯了他的忌讳,他便大发脾气,出言不逊跟别人争。要是他的仆人误犯了忌讳,他还会鞭棍相加,搞得仆人跟他说话时总是当心翼翼,胆战心惊,可是越可怕就越紧急,越简单出错。 这一年,柳冕去省城应试。他骑着马,仆人挑着行李书籍随他一同赶路,突然,一阵风吹来,柳冕的帽子吹落在地,仆人慌张跑着去拾帽子,并大声说道:“主人慢走,主人停下,您的帽子落地了!”这柳冕心头一惊,因“落地”正好与“落第”同音,他好不生气,用马鞭怒指仆人说:“狗奴才,胡说八道!不准说‘落地’,这叫‘及地’(谐音“及第”)!记住了吗?再瞎说看我不揍你!”仆人唯唯诺诺,诚惶诚恐;一边将帽子给主人戴上,一边说:“主人,这回把帽子戴牢一些,就再也不会及地了!” 这秀才一听更生气了,一鞭子便打到仆人身上,仆人被打得糊里糊涂,不知又是犯了什么讳,无奈,只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秀才来到省城参加应试,过了一段时间,考试发榜了,他赶忙打发他的仆人前去看榜。仆人来到发榜的地方,将榜上姓名从头到尾看了三个来回,就是不见“柳冕”两个字,仆人知道这回秀才又“落”了,可是回去怎么对主人说呢?因为主人是最恨那个“落”字。 仆人想去想来,突然想起秀才平日里绕开“落”字而用其他字替代的方法,比方说,秀才常把“安乐”(“乐”音同“落”)说成“安康”,用“康”代替“乐”,于是仆人最终找到了一个较合适的字来。 仆人回到住处,一进门,秀才马上满面春风迎上去问:“喂,我考中了吗?”仆人低着头,小声应道:“主人,您‘康’了。” 柳冕自然明白这“康”字的意思,他生怕仆人再说出那“落”字,便抓紧打发仆人出去。 幽默历史小故事 2 战国战国时期,郑国有一个人因为鞋子穿久了就破了,想到集市上买双鞋。 出发前,他在屋子里团团转,老婆问他:“你怎么还不走?那么远的路,一会儿来不及了。” 他焦急地说:我在找绳子量我脚的尺码。” 老婆生气地说:“你没有长脚啊?” 他慢条斯理地说:“我们要信任尺度,怎么能随便用脚试呢?” 老婆瞪了他一眼,不理他了。他最终找到一条绳子,认真地量好了自己的脚,却顺手把量好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