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心得 《好课堂,好教育》有感 每一位老师都在追求“好课堂,好教育”,但在追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很多困惑。通过阅读李镇西老师《好课堂,好教育》后给了我许多启发,使我恍然大悟、受益匪浅。 李镇西老师说: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 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有效,就是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学生们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 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假如只是有趣而没有效,课堂就成了看小沈阳,搞笑而已。但假如课堂没趣,只追求所谓的有效,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课学生不爱听,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有效。 如何才能达到“有趣”?方式可以有很多:语言的诙谐风趣,让课堂妙趣横生;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组织学生参加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 如何才能达到“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老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而所谓“学生‘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彼此互相讲解知识的过程。因为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多年来我们把这个常识给忘记了,总是给学生讲得多,却让学生讲的少。于是,知识在我们老师头脑里记得越来越深刻,学生却什么都没记住。而近年来不少学校的老师遵循了这个常识,并利用了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当然就提升了。“有效”当然不只是指成绩提升,但这是一个最重要也最直观的指标。 李老师说:所谓“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 “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所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美品质,还有要培育的公民意识与制造精神,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和要拓宽的海洋般开阔的胸襟与视野…… “有意思”,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说的:情趣,浪漫,好玩儿,妙趣横生,其乐融融,心花怒放,欢呼雀跃,心灵激荡,泪流满面——或是教室里老师讲的一个跌宕起伏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或是师生之间在田野上的追逐以及让风筝在蓝天写诗…… 其实我要表达的观点并不新奇,无非就是常说的“寓教于乐”。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假如我们的教育只有“意义”,那教育便成了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