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 5 篇 ! 【篇一】 “张书记真是个好后生!在我们村待了 6 年多,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就像自己家人一样,最重要的是他带领我们全村人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摘掉了多年的贫困村帽子。”在 xx 区金明街道办 xx 村,只要一提起xx,村民们便赞不绝口。 村民口中的张书记是 xx 村驻村第一书记——xx,今年37 岁的 xx 是 xx 区教育局副主任科员,早在 2024 年他就被选派到 xx 村担任驻村干部,2024 年被组织任命为 xx 村第一书记。担任第一书记后,他常年扎根在村里,与村民一块儿拉家常、谈致富、搞产业,一张白净的脸被太阳晒的乌黑,以致于和他一块工作过的同事、朋友见面就说:“你现在成了真正的农民了!”就连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开玩笑说他是“xx 人”。 整村进展的策划人 “干什么就要像什么!”xx 常常这样勉励自己。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xx 村位于 xx 区城以东 13 公里处,10 个村民小组,585 户 1883 人,其中贫困户 45 户 108 人,村民收入主要靠小杂粮种植、传统养殖和外出务工,底子薄、基础差、产业进展后劲不足。作为第一书记,他深知肩上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上任伊始,每天一大早 xx 便步行从村党支部出发,挨家挨户调研。初来窄到的他并不受群众欢迎,部分村民不乐意,好几次都吃了“闭门羹”。面对老百姓怀疑的眼光,他硬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走遍了 xx 村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户人家,将村情民意摸了个透。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他经过仔细梳理,决定实行最接地气的办法,把解决问题的发言权交给群众,由大家出主意。 经过多次会议商讨,结合 xx 村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他与村民合力制定和完善了《xx 村三年进展规划》《xx 村精准脱贫规划》,确立了“长抓苹果、短抓务工、养殖配套、大棚支撑”的产业进展思路,因户制定了帮扶措施,为帮扶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一次村民大会上,当一份厚达 30 多页的调研材料呈现在村民眼前时,所有人听了他的进展规划介绍后,眼中充满的是无限赞许和期待。村民王治亮激动地说:“就根据这样的办法,我们的景不愁过不好。” 党员干部的带头人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到村后,通过走访调查,xx 了解到 xx 村党员队伍老化、带头人队伍弱化、村委会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他严格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狠抓领导班子、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