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生态文明建设密码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生态文明建设密码_第1页
1/3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生态文明建设密码_第2页
2/3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生态文明建设密码_第3页
3/3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生态文明建设密码 8 月 23 日,总书记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时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 学习戍边精神心得体会写作专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进展等情况。他强调,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进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发扬塞罕坝精神,以忠诚使命为内核,以艰苦奋斗为底色,以绿色进展为追求,让塞罕坝精神照亮新时代赶考之路。 以忠诚使命为内核,争当坚守“排头兵”。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端,六十年前,风沙肆虐,寸草不生,自然环境恶劣。从 1962年开始,为了阻止风沙南侵,国家决定筹建机械化林场,此后的 60年里,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誓将塞罕坝变为“风沙屏障、水源卫士”是他们的初心使命。在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下,他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制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展现了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对中华民族永续进展的使命担当。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勇挑时代重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觉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养分,坚守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以艰苦奋斗为底色,争当奉献“实干者”。“为有牺牲多壮士,敢教日月换新天。”从 1962 年至 1964 年间,369 名志愿者来到塞罕坝成为首批上坝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怀揣着造福国家和人民的梦想,毅然来到条件艰苦的高原荒漠,经过艰苦的探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成功地改良了传统的遮光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试验了全光育苗法,并培育出了新型育苗技术,大大提高了在高原环境下育苗的数量和成功率,一座“绿色长城”矗立在祖国北方。没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没有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进入新时代,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还有许多“赤水河”“金沙江”需要巧渡,我们要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双脚去丈量祖国大地,深化基层一线,感受基层温度,善于发现问题,锻造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畏艰难,敢于迎接挑战,立下愚公移山志,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时代精神向着新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制造更加令人惊叹的时代奇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懂塞罕坝精神的生态文明建设密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