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企业指导、参加课程的开发。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如下教学理念: ① 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② 工学交替的实施; ③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 ④ 教、学、做一体化的场地; ⑤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⑥ 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融入到课堂等教学理念,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1、 以就业为导向 本课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在能力培育上,注重环境的建设。根据本专业特点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育,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动手能力。2、以应用为目标 围绕应用性人才培育目标,深化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与传统学科型课程不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设计采纳的是倒推法,即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3、以实践为主线 简化不必要的理论,坚持实践为重、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中首先遵循理论来自于实践的原则,采纳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插入大量的案例教学,把真实的情境搬进课堂,教学举例选用外贸单位的实例,以增强知识点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能力为中心 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在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确立能力目标,将能力培育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育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突破原课程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边干边学,工学交替,在干中学,学中干。5、以任务驱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学习。6、注重现代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教学内容先进与有用。教学技术上将“平面教学”与“立体化教学”技术有效应用,即老师课堂上“平面”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多采纳多媒体技术、教学短片、图片和难点演示等“立体化”教学手段将生产现场逼真地播放给学生观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下教育理念:1.终身学习的教育观:老师必须转变角色,从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