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 2024 全国两会精神个人工作心得五篇篇一】 在河南省近期召开的一次扶贫会议上,记者拿到一组数据:抽样调查显示,河南省每个月在村里住 20 天以上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只占 26.85%。现实中,有的地方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作风不扎实,村都不住,何谈精准扶贫。 类似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例如,今年以来,湖北省黄石市 56 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因精准扶贫不力被“召回”;广西防城港防城区 10 名领导干部,因在落实精准扶贫识别工作中识别精准度不高,严重影响精准扶贫工作进度被问责等。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脱贫攻坚上倾注的精力、出台的举措、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抓而不实、扶而不准”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旧存在。有些部门和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做面上的扶贫,扶贫讲话说“精准”,用的招还是“漫灌”。 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上动下不动,市县党政领导重视,其他领导一般重视,部门领导忽视,一些乡镇干部则没当回事,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紧迫感;有的地方仅满足于会议开了、要求提了、文件发了,但精准扶贫工作不深化、不具体、不落实;有的地方还是习惯于以往的套路,缺乏精准扶贫新举措。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切实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地生根尤为重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空喊口号、胸中无数不行,搞“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在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贯彻落实 2024 全国两会精神个人工作心得【篇二】 2024 年,在脱贫攻坚战胜利就差临门一脚时,新冠肺炎疫情横插一杠子,一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一些地方农民工进城务工难,返贫、致贫风险加大,制约着脱贫攻坚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前又到山西省考察,他的行程释放出“时不我待!必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号,坚定了全国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的信心与决心。 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广阔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如期实现,我们也一定能如期实现。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在扎实推动脱贫攻坚的前提下,要着眼于长效,提前讨论和谋划脱贫后的方向,既保证“真脱贫”,又做到“脱真贫”。 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奋力冲刺,在脱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