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区域医联体模式建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城市区域医联体模式建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_第1页
1/7
城市区域医联体模式建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_第2页
2/7
城市区域医联体模式建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_第3页
3/7
城市区域医联体模式建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确保城市区域医联体(以下简称“区域医联体”)模式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方案。一、适用范围城市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城区所辖乡镇卫生院。社会办医疗机构可自愿加入。二、目标任务建立以城市公立医院为依托,不改变城区医疗机构职能任务和编制,一是按照“院办院管”原则,与下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建区域医联体;二是按照自愿、就近原则,以托管模式,与城区政府所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或二级专科医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区域医联体。鼓励二级专科医院或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形成城市区域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诊疗方案下沉、双向转诊等为纽带进行紧密合作,整体提升城市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水平和综合服务效益。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依托城市公立医院为中心,整合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医联体的网格化布局,为网格内所有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三、内容措施(一)联建共担,构建责任共同体城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城市公立医院负责人为医联体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建立责任共担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医保支付、财政投入、医疗服务价格、人事薪酬等配套政策机制;区域医联体应建立牵头医院负总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负责、防治康协同工作机制。1.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市、城区政府要落实政府医疗卫生投入责任,在保障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情况下,统筹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专项资金,重点倾斜支持城市公立医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病诊疗中心、康复病房等建设;逐步建立完善与区域医联体发展相匹配的财政投入政策,财政以奖代补资金与医联体建设绩效评价挂钩。2.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增加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差异化报销比例;符合规定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到上级医院治疗的,其住院起付线标准以补差的方式收取,由上级医院转诊到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的,不再收取住院基金起付标准;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根据医疗机构服务内容、服务能力以及所承担医保服务量,确定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市区域医联体模式建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