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节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一、我市农业资源条件毕节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的乌蒙山腹地,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总面积 26853 平方公里。地处东经 105°36’-106°43’,北纬 26°21’-27°46’之间,东部和南部与本省的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海拔 457 米—2900.6 米,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 93.3%,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其中长江流域面积占95.38%,珠江流域面积占 4.62%。毕节地形切割纵深,耕地破碎,生态类型多样,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美誉,在中东部海拔 1200 米以下区域是发展玉米、水稻、油菜、高粱、烤烟,早熟马铃薯、果菜类蔬菜,柑橘、葡萄、樱桃,喜树,猪、鹅、大鲵的优势区;中部海拔 1200-1700 米区域是发展玉米、马铃薯、芸豆、大豆、烤烟,辣椒、食用菌、大白萝卜、叶菜类蔬菜,梨、猕猴桃,天麻、半夏、前胡,高山生态茶,猪、鸡、羊、冷水鱼的优势区;西部海拔 1700 米以上区域是发展地膜玉米、马铃薯(种薯)、苦荞、烤烟,食用菌、冷凉蔬菜,核桃、苹果、梨,天麻、党参、重楼,牛、羊的优势区,特有地理气候赋予了发展山地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全市大部属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同季的特征,气候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 10.5€-15€,稳定通过 10€的有效积温 2544.2-4617.1°C,年日照时数 1102-1780 小时,无霜期 205-297 天,年均降水量 848.6-1394.4 毫米。土壤以黄壤、黄棕壤为主。全市国土面积 268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495.56 万亩、天然草场 747.3 万亩、林地 1862.12万亩。尤其境内夏秋季气候凉爽,地形天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不易传播,加之无“三废”污染,具有大范围、大规模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优势。享有“中国竹荪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贡茶之乡”等 19 个“中国之乡”和“天然药园”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富集的生物资源,为发展山地高效生态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一)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2016 年以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全面实施农业区域化发展战略,在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烤烟、油菜、生猪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马铃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