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设施整改措施 第 1 篇:输血病历质控整改措施输血病历质控整改措施 篇 1:住院病历的整改措施 篇 1:住院病历环节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住院病历环节质量缺陷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打印病历的质量缺陷与控制 病历是记录疾病发生进展过程和病情专柜的重要医疗文件,也是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客观,真实,完整的原始记录和总结;是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依据,也是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推断医务人员过错和医疗活动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证据,近年来,随着军卫一号软件的广泛应用,电子病历的优越性已为广阔医务人员所共识。我院自 20XX 年实行电子病历书写以来,书写格式统一法律规范,文字清楚,阅读方便,管理有序,较手工病历优势显而易见。但随着应用时间的延续,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不容忽视。 一:电子病历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1.电子病历常见质量缺陷 张冠李戴 部分医生过分依赖电子病历及模板,或利用计算机特有的复制,粘贴功能,对病历的复制,往往不能客观地,真实的描述患者的病情变化。同一病种的病历,几乎是同一个模式,缺乏个例特征,甚至常常出现男女不分,左右混淆,健侧与患侧紊乱甚至张冠李戴等低级错误。 2.各级医师查房内容雷同 在各级医师查房记录尤其是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中,常常应用同一模板,很少有差别,主任医师首次查房的内容常常是首次病程记录的复制。没有突出重点,没有充分表达主任医师的诊断分析能力。 3.病历的内在质量不高 电子病历的模式化,法律规范化,统一化确实避开了入院记录中一 般项目的漏项,首次病程记录不法律规范,各级医师查房记录不完整等方面不足,但是病历的内在质量不高,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常是局限于口号式的“四项原则”,即:疾病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多是仅有台头而没有具体内容:例如将鉴别诊断写为“应注意与某种疾病相鉴别”,排列了数个疾病的诊断名称,未能从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个体化分析,因而没有达到鉴别诊断的效果;有时甚至牛头不对马嘴。 4.病程记录不及时甚至超前完成 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 法律规范》明确规定,对病情稳定的患者,3 天记录一次病程;对病情稳定的慢性患者,至少 5 天记录一次病程;少数医生未能根据规定书写病程记录,超过 7 天甚至十几天未写病程记录,或对同一次病程记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