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们还是小孩子 我始终是个神经大条的人,要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生怕我只有到耄耋之年,回忆起往昔的生活,才会好好想想自己在青春年华的心灵抚慰。只是,看到标题时,出乎意料,脑海里很快蹦出的,是那座山。或许第一感觉永久是最真实的吧,所以便执起笔,想好好重温我的童年与那座山。 我不知道那座山叫什么名字,也不曾问过老前辈,虽然它就在我家门口不到 20 米的地方。 我是山里的孩子,和学校读本第一课的那个孩子一样,小时候也会缠着奶奶问:"山的那边是什么?'奶奶坐在摇椅上摇啊摇,脆弱的摇椅不住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她说:"你自己去看吧。' 所以我去看了,爬上那高高的山,一座没有路的山。 山里孩子很野,这句话是真的。那山是陡峭的,危险的。如今想想自己小时候真是英勇,天不怕地不怕。 只是山的那边,不像课文中那么令人无望。是田地,是村里人的稻子,稻子那边,就是柏油大路,从小村到县城的唯一一条路。之后的之后,我便成了这座山的常客。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经典名句:"原来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山真的被我踏出了一条路。 小山很美,在我记忆中,绿便是那座山的主色调。那天偶然翻过一本地理杂志,观看亚马逊的森森树木,想到的,就是小山。再想想,却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亚马逊森林如此宏大,小山怎么能与之相提并论呢?但是忍不住还是又拿它们做了比较。比起亚马逊的树木,小山上的树木,可能比那略显凄凉的参天大树更有自信吧。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小山上也会毁灭很多花。山村的花没知名字,也取不知名字。一朵一朵的,那么脆弱,又那么惹人怜爱。微风拂过时,漂移起来的,不仅是柳树的枝条,还有花儿的馨香。那时候,就爱花,由于我爱一切美的事物。一个人上山,往往两手空空,回来时,手上握着的,全是花。看着静静躺在手掌心的花儿,别说,这些无名花拼凑起来,不输给玫瑰百合康乃馨一类名流。 自从我登上小山,我的小伙伴们纷纷随从。于是,在小山上,不仅有风光,还有我们。哥哥总是很多想法,所以那时候,他便组织我们在山上进展了一次烧烤。小伙伴们你家偷点盐,我家拿点辣椒,我预备的便是食材。风风火火的,在我们脸上的,是笑颜。那种感觉,如今想起,美滋滋的,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常常看到作家写他们的家乡,一大篇止不住的赞美,最终的最终,都会附一句"我写不出家乡的美'之类的话。我想我如今,还没有写上一大篇,便也陷入了这样的境地。那天观看老师呈现的 PPT ...